潜心科研 严谨治学——记博士生导师李轩科教授

发布时间:2007-12-03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

讲话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态度谦和。这就是我眼前的李轩科教授。

4月3日下午,我打通了李教授办公室的电话。显然他的工作很繁忙,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他总算答应了在翌日的中午,挤出一点时间来和我聊聊。

我把采访的地点就选在了李教授的办公室里。

办公室地方不大,摆放了书柜、办公桌之后,再安放两张座椅人的进出就不怎么方便了。环视一周,不仅书柜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书籍资料,连桌面上除了电脑、电话、打印机之外,也都满堆着数据表格等各种资料。

“您这里不像是一个办公室,看起来倒更像是个工作室。”我不禁感慨。

“其实就是一个工作室。每天中午在学校食堂一吃完饭,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回到这里来继续上午的工作的。”李教授淡定地说。

李轩科教授1985年毕业于湖南大学。1988年在我校修完硕士。2000年从中国科学院修完博士。2001年破格评为教授,200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李教授现任我校高温陶瓷与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SCI入选期刊《新型炭材料》学术编委,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在新型炭材料研究领域,李教授已获得了十多项国家和省市项目基金的资助,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十项,目前已获准六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李教授发表的论文篇数已逾100,其中SCI收录的达到了21篇。

自2003年以来,李教授主持和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基金、863计划、国防民口配套等项目,获得湖北省优秀中青年团队计划以及多项省市重大项目基金的资助。但是,他没有轻易地满足,因为科研没有止境,没有国界。李教授寻找着机会,想让自己的研究工作上升到更高更大的国际平台上去接受检验———他期望看到更辽阔的风景线。

2001年春天,李轩科教授赴英国利兹大学做了三个月的访问学者,李教授富有创新的科研工作,得到Leeds大学Brian Rand教授的赞赏。2004年经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C60的发现者之一Harold W Kroto爵士的推荐,通过英国皇家协会组织的多次评议,李教授与Rand教授合作于2004年8月获得英国皇家协会的资助,入选英国皇家协会中国伙伴(Royal Society China Fellow)计划。于是,2005年-2006年李教授赴英工作。在旅英工作的两年间,其在研究工作中不断表现出来的自主创新思路和严谨勤奋的科研工作态度,赢得良好口碑,并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其中SCI收录文章六篇。旅英工作期间的研究成果分别在2005年英国利兹举行的EMAG-NANO 05: Imaging, Analysis and Fabrication on the Nanoscale国际学术会议和2006年7月中旬在苏格兰阿伯丁召开的Carbon 2006国际炭材料会议上作了口头报道。

毋庸讳言,李教授出国工作的经历,进一步开阔了他的科学视野,丰富了他科研工作的经验,实现了他将自己的研究工作上升到国际平台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为他日后回国工作积攒了足够的后劲和自信。

说到这次归国回校,学校领导们为改善自己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用心良苦,提供了人、财、物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时,李教授颇感欣慰。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感动、感激,当然也有了更重的责任。

旅英期间,面对国外先进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发达的国际科研平台,李教授心心念念的总是母校。比如,他利用自身赴英工作的便利条件,竭诚为武科大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工作牵线搭桥。去年“五一”期间,李教授还亲自陪同利兹大学知名教授Rik Brydson从英伦回到学校来为师生们讲学,并促成了武科大与英国利兹大学科研合作协议的成功签订。李教授本人则抓住时机,与利兹大学的学者共同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和英国EPSRC基金以及国际合作基金,并成功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卓有成效地开展起了本专业领域的科研合作工作,以实际的行动促进着武科大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工作的活跃与发展。今年来我校学习交流的英国利兹大学博士研究生Tom Skid?鄄more,目前正在李教授的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工作。在国内,对本校本院的发展进步,那李教授更是义不容辞,去年化工学院申请“化学工程与工艺”博士点,李教授和他的实验室的同事承担的十几个课题项目,为学院申博成功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教授严谨治学,钟情科研。提到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李教授谈起了自己的切身体验。他说,“搞科研一定得要静心、专心和耐心。科研与种地不同,并不一定就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时候一个研究课题做了好几年都都出不了什么成果。因此急功近利、浮躁的人是搞不好搞科研工作的。”他强调,“科研工作者首先得让自己修炼成人,因为科学研究是件很艰苦的活计,不能只靠有聪明的头脑就行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兴趣、信心、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搞科研的人要勤于思考,思考时的关键是要捕捉住稍纵即逝的,哪怕一闪念的想法,然后执着一念地,坚持几十次、上百次的试验。说不定你正感到山穷水尽、精疲力竭时,就有了‘踏破铁鞋无觅处,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这也就是科研工作的魅力所在。”李教授又特别强调说,“很多科研项目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与人协作对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是很重要的。”

谈起他在国外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的最大感受,李教授说,那就是那里的学术氛围浓厚和学术交流频繁。他说,中国的学生勤奋和聪明两样都不缺,但缺少科研学术的氛围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略显不足。所以,他坚持让他所带的硕士博士每月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他说旨在给大家搭建一个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研讨环境,激发学生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去学会探索思考,学会自主创新,学会发明创造。在研讨会上,他总是很平等地参与学生们的讨论。有时学生们会为一个学术问题,不惜与他争得面红耳赤。而每当这种时候,李教授都会为敢与自己争论不休的学生暗暗窃喜,由衷叫好。

李教授是绝不主张一味埋头做盲目研究的。“出了问题就要及时分析,找出原因,有时候甚至化学试剂纯度选用不当,都会导致研究失败,因此要及时反省和总结。”他举了个例子,几年前和同事一起做高纯度纳米碳管,制备出来的样品老是达不到要求,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后来经多次反复检验论证,发现原来是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换了高纯度的试剂后,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李教授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就拿学生的论文来说,遣词用句是否切意妥帖,甚至标点符号的对错他都会要求得一丝不苟。他的学生史勤恺说,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人为错误,他更是严厉呵斥到毫不留情的地步。在让学生记牢犯错误教训的同时,他又会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去纠正错误。李教授是很爱护自己的学生的。他特别重视学生的人生安全。比如实验室里有很多高温设备,他会经常亲临实验室,查看通风橱是否打开等细节,排查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等等。他时时告诫学生们不要忽略一些看起来是细枝末节的东西。有很多实验,他都是坚持和学生一起做,身体力行。实验设备还经常需要调试,有时仅一个高温炉子就要调试一两个月,很多时候,学生们都还不是太懂,他就得亲自动手,手把手地教。 除了自己的科研外,李轩科教授还指导博士、硕士及本科生毕业研究工作,承担‘纳米材料’的研究生教学工作。至今,李教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他的学生左小华、袁观明、苏勇等都已申请国家专利,并在SCI和EI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国内许多知名学者都兼任学校或学院的行政职务,他很庆幸自己没有。他笑称:“可能是自己的精力和能力不够吧,我更喜欢专心搞好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离开李教授办公室前,他嘱咐笔者,切忌用“国内先进”,“国际领先”等相关字眼形容他的成绩。他始终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自己领域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罢了。提到专著,他谦虚地说,专著是一个人一生研究成果的结晶,自己这辈子能出一本小册子供同行或爱好者们参考,就已经很是心满意足的事了。

(记者 袁于飞)

上一条:百十年学校校庆 五十年同学聚会

关闭

Baidu
map